查看原文
其他

刘利:新时代高校服务国家语言战略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开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家语言战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是语言文字教学科研的主阵地,是国家语言战略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之一。明确新时代高校面临的语言文字战略新机遇,分析国家语言战略对高校的需求,提出高校面向国家语言战略需求的改革使命,将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发挥作用,为国家语言战略的实施输出强劲动力。



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战略

给高校带来的新机遇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事业跨越70多个年头,内涵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发展,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也给每个时代的语言文字学者赋予了不同的机遇和使命。20世纪50年代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后的30余年间,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内容主要定位于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即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当时,一大批优秀的语言文字学者响应号召,投身到文字改革的大潮中,为我国语言生活基本工具的创设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之交,信息化成为了语言文字工作必须攻克的难关,而面对改革开放后趋于多元的语言环境,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等问题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面对新问题,语言文字学者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确保了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与时代需求相适应。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战略性进一步凸显,其工作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工作和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到这一时期已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对照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我国语言文字工作仍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面向乡村与民族地区的精准普及、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语言文字信息化、国家和国民语言能力的提升、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传承弘扬、语言服务能力的提高等都需要妥善规划,大力推进。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以语言智能为代表的语言信息技术在这一时期飞速发展,不但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有力的助推作用,而且也在各种产业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作为语言信息技术的基础资源,语言数据已经成为了信息时代的生产要素,其建设水平需要大力提升。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语言文字对外交流传播、国际中文教育、外语教育和语言安全建设的重要性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亟待科学推进。应该说,新时代的语言战略向学界提出了很多新问题、真问题,为语言文字学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高校是语言文字智力资源最为集中的部门,其发展正因新时代国家语言战略的推进而面临着不可多得的新机遇。设有相关学科的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全面把握国家语言战略对高校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的建设。


新时代国家语言战略对高校提出的新需求


新时代国家语言战略的推行需要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力量的共同发力。对于高校而言,新时代国家语言战略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需要高校努力输出引领新时代语言战略发展的理论与观念。数十年来,人们关于语言对国家治理、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作用有了逐渐深刻的认识,但新时代仍有诸多新的理论课题——特别是关于语言文字如何更好地发挥功能以服务新时代发展的问题——有待高校语言学人进一步探讨破解。当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乡村振兴之间体现出十分密切的关系,回答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其中具体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问题,对未来一个时期的精准推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化进程中,语言越来越多地成为了人们的精神家园,以古代经典、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代表的传统语言文化如何更好地传承并应用于现代生活,如何认识其与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代表的现代语言文化的关系,事关民族的文化认同,须认真加以探讨。此外,语言文字信息化如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空间语言生活如何与现实空间语言生活相协调,语言能力如何与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需要相匹配,外语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如何助力讲好中国故事,都是新时代高校语言学人应着力回答好的理论问题。


二是需要高校努力打造符合新时代语言战略结构的学科与人才队伍。高校语言文字学科的人才在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过程中曾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代国家语言战略的制定实施则更是需要高校在更为宽广和综合的学科上组织多种类型的人才发挥力量。从咨政服务的层面来讲,国家语言战略的设计与推行须将语言文字相关各个方面统一规划、统一部署,这需要分布在各高校语言文字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安全学等诸多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从具体业务的层面来讲,新时代的语言战略越来越要求学科与人才具备充分的现实品格,突破原有的专业限制,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组织起与真实语言生活需求同构的专业力量。目前,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和推广型基地大多数均与高校共建,各基地的业务设置和人才队伍配备均超越了传统的专业界限,显现出了明显的特色,其成果也对国家语言文字事业起到了直接的支撑作用。这充分反映了国家语言战略对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强烈需求。从人才培养的层面来讲,过去通用型语言文字人才的培养显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语言战略的发展需要,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从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人才、从事各种类型语言服务的人才在新形势下都显现出了较大的缺口。这就需要高校认真分析未来一个时期事业发展对后备人才的精准需求,超越原有的学科舒适区,大力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是需要高校努力推出服务新时代语言战略实施的资源和产品。语言资源是语言文字工作高效开展的保障。在语言文字工作中,凡是能够支撑语言文字高效发挥功能的事物集合,都可以认为是语言资源。而语言产品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技术触达每个个体以实现服务目的的物品,它的开发往往离不开语言资源的调用。新时代国家语言战略需要努力建设语言资源以提供全面支撑,也需要努力开发语言产品以提供高效服务。例如,要发挥语言文字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功能,当前就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建设资源库,就中华经典诵读开发面向中小学生和社会大众的普及性产品,就古文字传承开发计算机古文字字库产品和古文字表情包产品,都是十分必要的举措。要促进语言服务事业的发展,将以人的智力劳动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服务模式转型升级为以人的智力为调度枢纽、以语言资源为支撑、以语言产品为终端的新型服务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语言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是新时代语言服务的必然转向。人工智能时代,要促进语言数据更好地发挥生产资料的功能,语言文字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语言知识库、语料库的建设和应用,都应受到高度重视。高校作为语言文字人才汇聚的智力高地,理应成为语言资源建设工作和语言产品开发工作的重要承担者。


新时代高校面向国家语言战略需求的新使命


面对新任务新机遇,高校应牢牢抓住与新时代国家语言战略同频推进的难得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语言文字学科的多个方面推出有效举措,履行自身面向新时代国家语言战略的改革使命。


一要提高站位,深化战略意识,把服务国家作为高校语言文字学科发展的主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和高校语言文字学科一直呈现互动互促、同频共振的良好态势,如汉字的整理与简化同现代汉字研究之间、普通话推广同汉语方言音韵研究之间、现代汉语规范化同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研究之间,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态势。进入新时代,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谋划下,高站位、全覆盖、广动员、深合作的“大语言文字工作”格局初步确立,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方方面面均得到了充分重视,语言文字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得到凸显。在此背景下,国家语言战略对高校语言文字学科的需求有了进一步拓展,语言战略谋划和实施中的大量问题都有待高校专业力量的破解。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深刻领会语言文字同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把服务国家作为语言文字学科发展的主基调,一方面大力提升语言文字学科对国家语言战略需求的应答度,让更多来自高校的智慧及时汇聚到国家语言战略发展的前线,另一方面努力寻找语言文字学科在国家语言战略框架下的增长点,让国家语言战略给予的机遇为语言文字学科建设充分赋能。


二要更新理念,强化应用导向,把促进语言生活水平提升作为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尽管语言文字学科跟国家语言战略之间有着天然的紧密关联,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语言文字自身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在系统,也由于改革开放后西方语言学对我国产生了较为强势的影响,过去三四十年来,我国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研出现了一种重本体、轻应用的倾向。虽然语言文字本体规律对于语言教学和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等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但其很难直接作用于现实语言生活水平的提升。这种失衡的状况限制了语言文字学科在国家战略中的整体贡献度。面对这一状况,高校应积极强化语言文字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应用导向,通过一定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让面向应用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真问题成为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力,努力产出可应用的科研成果,大力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就科研而言,在语言本体研究方面有优势的科研人员,要看到国家语言战略中所重视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国际中文教育、语言信息化智能化、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弘扬、语言服务等内容为语言本体研究提供了大量向应用转型的良机。应抓住当前的机遇,努力寻找自身教学科研方向跟国家语言战略的结合点,努力产出既体现语言本体方面的深厚学养,又能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优秀成果。就人才培养而言,除了培养学生具体的应用能力外,还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意识,使学生在充分理解我国的语言战略、理解语言文字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巨大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促动自己投身国家语言建设。


三要优化路线,树立一线观念,推动研究和成果推广路径向人民群众和各应用领域下沉。从研究路径上讲,遵循“从一线来,到一线去”的路径,是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必然要求。在以往的语言学研究中,汉语方言学研究、少数民族语言学研究和社会语言学研究都十分强调田野调查,语音学研究、心理语言学研究则十分强调实验。诚然,不是所有的语言学研究都需要进行田野调查和实验,但上述研究无疑为新时代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值得遵循的一线路径。语言学者要解决真问题,就应该勇于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走向田野,走进实验室,获取到真正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和材料,提出真正经得起实践考验的观点和结论。从成果推广方式上讲,面向人民群众和各领域应用的成果尤其要注重产品化打造和融媒化传播。应用性成果做得到底好不好,应该以产品思维加以审视,不光看其“正确不正确”,还要看其“好用不好用”。无论是一部工具书、一本知识读物、一个数据库还是一条施政对策、一套解决方案,好的应用性成果都应该是“拿到手直接能用”的。而在融媒时代,成果传播的途径远远突破了传统纸媒、传统有声媒体和传统网络媒体,各种形式活泼的网络新媒体异军突起,占有了极大的流量,成为了知识和观念向普通群众传播的理想途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向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推广普及,语言文字正确知识和正确观念向各社会群体的有效触达,都应考虑把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进行融合,用最适合的话语方式讲出群众最需要了解的知识和故事。


四要创新架构,松解人才壁垒,促进教学科研团队按照解决问题的需要蓬勃生长。长期以来,高校与非高校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不同教学科研部门之间、不同学科之间在工作上都有着严格明确的划分,这些划分都有其充分的合理性,但却未必能真正满足解决语言生活问题的需要。真问题往往是复杂问题,其出现是由国家和社会的真实需求而触发的,不可能以任何固有的划分作为必然界限。一个真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多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这也正是当前学科交叉融合势头强劲的根本原因。高校的语言文字研究应破除门户之见,变革传统发展思路,大力倡导根据解决语言生活问题的需要而跨越区隔组建人才团队,实现语言文字研究的“新文科”化。跨校、跨部门、跨学科的语言文字合作研究和合作教学应予大力提倡,高校应通过建设交叉研究平台、组队申报教学科研项目、聘请高水平兼职专家等方式,促进语言文字教学科研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产出创新性的成果。跨越高校与非高校区隔的语言文字教学科研也应大力发展,特别是高校人才与企业人才的合作研究和合作教学十分值得提倡,如语文出版物编纂和语言文字信息化产品、语言教育产品、语言翻译产品研发等领域的校企合作均具有广阔前景。此外,语言文字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也应大力开展,此项工作对于中国语言文字政策、语言文字状况和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等语言治理理念的国际传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今后,高校还应该以更大的胆识拓宽语言文字的交叉领域,推动人才资源互补融合,使人才团队的结构最大程度地与语言生活问题同构,全面提升人才团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五要保障利益,推动科学评价,建立激励教学科研人员服务国家语言战略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高校的科研评价都以论文、专著类成果和承担的科研项目为主要考察内容,特别是“唯论文”现象尤其明显。这种旧的评价体系是过去时代的产物,新时代国家语言战略与高校教学科研之间建构起了一种新的互动关系,旧的评价体系也须根据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紧跟步伐,加以革新,否则大量形式多样的服务性工作及其成果将难以纳入评价,教学科研人员的利益受到损害,其服务国家语言战略的积极性也将受到不利影响。新的评价体系应该坚持分类评价的原则,充分考虑服务国家语言战略的教学科研所具有的特殊性,做好几个“兼顾”——要兼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一些成果对政府施政或行业领域发展有重要作用,不能简单依靠数量来评价,而应该结合定性评价,赋予成果合理的权重;要兼顾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一些工作产生的实体成果看上去可能不多,甚至有的成果是集体完成的,无法归入个人名下,但是工作过程需要付出大量心血,整体的工作成果也具有重要价值,那么就应充分考虑过程,予以恰当评价;要兼顾当前评价和长远评价,一些成果社会影响的显现可能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人才培养的效益可能需要经历多年才能完全显现,因此应该尝试建立一定的机制,让成果有机会得以二次评价,以使其价值得到完整的认可。


随着新时代国家语言战略宏图的展开,高校语言文字相关学科已经迎来了一个经世致用的黄金发展期。设有相关学科的高校应认真分析形势,找准发力点,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不负人民的厚望,努力为国家语言战略的顺利推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重点推荐


△  北语人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使命 | 2022北京语言大学宣传片重磅发布!
大学校长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协作组第36届年会在北京语言大学隆重举行

出品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来源 | 中国教育报编辑 | 徐媛媛


嘿,朋友,一起为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小联合国”

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